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
五、
对策及建议:
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,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,从积极方面进行引导,帮助学生发
展健全的学习心理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。根据中学生心理状况
形成原因的分析,可从以下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。
一
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跑线,大量研究表明,家庭的气氛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发
展。在民主家庭中,孩子有安全感、乐观、信心十足、待人和善、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;
在气氛紧张、人际关系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,则容易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。父母是孩子的
第一任老师,是孩子在个性品质可塑性极强时期极力模仿的对象,因此家长除了给孩子营造
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外,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适当,要有益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养
成,切记不要将事业、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负面情绪疏导给孩子,而自己应该用积极心态和
情绪去面对,从而为孩子树立榜样。特别是有的家长在受挫折后形成的生活偏见,不能当成
“人生经验”,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孩子,使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些不正确的生活信念。
二
在家庭教育之外,学校教育是人生的又一重要课堂。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
育课程,课程可分为两部分:一是心理健康理论部分,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,个体学
习心理发展规律,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、学习技巧,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,制定适合自
己的短、长期学习计划,寻找稳固的学习动机;二是实际操作训练部分,训练活动内容包括
话题辩论、角色扮演、相互询问、人际交往训练,从而能认识自己,自主分析自身问题产生
原因,进而掌握一些转移情绪、宣泄痛苦、发泄愤怒、克服自卑、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
段,从而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。
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,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解决此问题无疑需
要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,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由家庭、社会和学校建起的教
育平台的共同努力,唯有倾全社会的教育力量于一个目的,才能真正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
题,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才能实现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