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学上说:搞好人际关系不是请客吃饭,而是坚持“莫索尔法则”
“请客吃饭”成了很多人建立关系,维持关系的重要手段。
可是只停留在饭桌上的礼仪,说些客套的语言,并不能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。
还常常让人觉得厌烦,痛恨这种饭桌文化。
那么除了请客吃饭这种较“俗”的方式之外,还有没有更好建立关系的方式?
还真有!
心理学家爱德华.莫索尔提出“莫索尔法则”,它给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社交视角。
他认为,真正长久且值得经营的人际关系不是依靠“请客吃饭”,这种短期的社交互动建立起来的,而是依赖于与对方建立深度链接而产生的。
产生深度联结感一定是通过真诚、信任和深度心理共鸣而产生的,而不是浮于表面的恭维和客气。
在生活中,我们该如何运用“莫索尔法则”,和人建立深度联结呢?
1、真诚永远是第一必杀技
真诚、真实这些词永远是撬开别人心门的唯一且有效的途径。
很多人都不喜欢过度虚伪、讨好别人的人,认为他们太假、太虚伪。
但很可惜的是,我们与人交流时,常常喜欢带着虚假的面具示人,把自己最真实,最灵动的一面遮盖住,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完美的假人。
但这个假人虽然美,但不真实,且不接地气,所以与这样的人交流,会不自觉把真实的自己也藏起来,不会全然呈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。
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。
说个我身边真实的案例,我的心理学老师,一场公开课发售,就做出60万的业绩,靠的就是真诚和真实。
她把自己的人生故事,那些产后抑郁,事业停滞、最后在心理领域里找到天命,且现在成为一名心理导师,在热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。
很多人听到都感慨落泪,走过人生低谷,后来涅槃重生,找到天命,简直就是妥妥的英雄之旅。
正是这些真实的经历,真诚的诉说,让很多人为她付费,进而造就了60万的佳绩。
正如心理学家卡尔.罗杰斯提出的:“真诚是有效沟通的基础。”
所以,自我暴露,做真实的自己,确实是拉近对方的关系,很有效的途径。
2、日常加强互动,增加关系粘性
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,无事不登三宝殿,登门必有事相求。
这样的人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感。
其实想要增进彼此间的联结感,一定少不了日常的互动环节。
比如:
有事没事,可以电话联络一下;
别人遇到困难,及时关心了解情况;
自己拿不定主意时,可以询问别人意见;
平日无事可以多交流行业问题等等...
这些小互动,其实都在为我们的情感账户存款,通过这些高频的互动带来关系的稳定度和安全感。
日常多互动,产生情感依赖,才能建立起深度联结。
而不是吃一顿饭,送一次礼,关系就能建立的,那些关系,只是一种短期的关系。
长期的关系,真的需要付出时间,给予别人支持和共情别人,理解别人才能建立起来的。
3、多看见对方的需求,多为别人解决问题
前期想要和别人建立关系的前提是,多关心别人的需求,为别人解决问题。
很多人说,我想和他建立长期关系,是我需要他帮我解决问题,怎么我要为他解决问题呢?
问的好,成人的关系的建立,一定是基于彼此有价值的地位上,倘若你想要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,那你必然要先付出,并且不求回报的付出。
别人都无法在你身上得到好处,凭什么愿意帮助你解决问题呢?
你没有为人付出的概念,仅仅想要索取别人,你不给人家提供价值,无论是情绪价值还是功能价值,又怎能抨击别人不帮助自己呢?
想要索取爱,要先付出爱;想要索取别人的价值,要先提供价值给别人。
这是做人做事的法则,也是宇宙的法则!
先满足别人的需求,为别人排忧解难,你的问题,你的需求,才有可能被看见,被别人解决。
写在最后
一段健康且长久的关系,一定是心与心的碰撞,是心灵的共振出来的结果。
请客吃饭,送礼这些浅薄的社交关系,并不利于建立长期有效的社交关系。
它们只能作为短期的关系发展,而长期的深度关系,一定是你这个人是真诚的、真实的,我们有过深度交流的,且你能提供价值给别人的,这样的关系,才是长久的。
倘若你想搞好人际关系,不妨试试我以上说的3点建议,或许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喔!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